李传军 ,是有名的全国劳模 ,东汽出名的老将。在公司的许多重要战役中 ,他都是战功赫赫。当5.12大地震突袭后 ,李传军带领他的队伍,抢救同胞、处理尸体、恢复生产…… ,在生与死的边缘上 ,在血与火的战斗中 ,以朴实无华的行动 ,宽阔无私的胸怀和忘记自我工作 ,展现了东汽一代名将伟岸的身姿和一个劳动模范令人无法忘却的风采!

2008年5月12日,风和日丽 。 进入曙光山下汉旺境内的车辆和行人依旧穿梭如织 。美丽整洁而发达的小镇繁荣 、勤劳 、热情 。身着蓝色工装的东汽员工 ,依旧在2点的哨笛拉响后同以往一样在岗位上快乐而辛勤地忙碌。主机四分厂厂长李传军,早早来到设备处会议室参加一个设备协调会 。
2点28分 ,会议刚开始不久,突然 ,设备大楼剧烈地晃动起来!
地震 !这么猛!完了!
上下波动,起伏剧烈,可怕的纵横摇晃又开始了 。
……
短短的一分钟,人却在生死轮回的边缘区转了几圈 ,即使趴在地上也会被摔到空中再扔下来 。只能无助地听天由命 。
汉旺 ,是有名的地震区 、泥石流区 、山区 、雾区、雨区 ,但以往只是小小摇晃几下就过了 。没想到这次却是象要毁灭整个世界的灭顶之灾 !他冲出会议室 ,眼见着刚才还好端端的叶片和档案馆大楼在烟尘弥漫中轰然倒塌 。弥漫的尘烟 、轰隆的垮塌 ,揪痛着他的心。“我的职工和厂房怎么样了?” 片刻惊魂之后 ,李传军一个闪念想到了自己的分厂 。“不行,我得赶快回去 !”李厂长冒着强烈的余震 ,飞快冲下楼 ,在漫天的尘烟中向四分厂狂奔 。
赶到四分厂,他欣喜地看到书记周滨兴已组织干部职工从厂房里撤到了相对安全的空地上 。“大家不要惊慌,立刻清点人员,看看还有没有没出来的 。”李厂长一声令下后,第一个冲进车间 ,四处搜寻 ,检查有没有职工被困。很幸运,钢架结构的四分厂厂房基本经受住了8级地震的考验,虽然出现了较大的裂缝 ,一面墙体坍塌 ,但厂房没有大面积的倒塌 ,经核对四分厂当日在岗职工没有一人死亡。他立即将分厂的职工群众安全疏散,留下部分精兵强迅速投入了抗震救灾第一线进行战斗。
到2字号家属区摸查情况,到焊接分厂隔板工段进行救援清理…… ,连续的战斗下来,他疲累已极 ,但是他没有时间想这些 。
第二天 ,在指挥部的安排下 ,他们又奔赴青龙小区进行救援 。没有设备 ,就用手刨 ,没有探测仪 ,就靠喊话和观察 。当听到有人声后 ,李传军仔细地确定救援点 ,迅即开始施救 。从楼板中央小心打洞、冒着危险钻进洞子里面技能型施救……,吊起预制板,因为怕被救人员失血过多又不得不放下板子堵住血管,然后撕下布条再缠住周围使血流降到最小继续施救……他们争分夺秒 ,手抬肩抗 ,科学施救 。断裂的横梁无数次割烂了他的手套 ,沉重的预制板磨破了他的肩膀,汗水和尘土覆盖得他面目全非…… 。整整一天 ,他们挖出8人 ,其中生还者2人。
14日 ,李厂长被指挥部派到受灾最严重的东汽中学去增援 ,那里 ,坍塌的教学楼还压着数百名学生,家长哭喊着求救 ,场面惨不忍睹 ,传军心里就像刀在剐一样。吊车 、挖掘机 、推土机 、生命探测仪等主要救援设备和专业搜救人员都在这里 。为了配合专业搜救人员 ,更加准确的启开盖在上面的水泥板和横梁,工人劳模出身的李传军 ,不畏生命危险勇敢地爬到坍塌的教学楼废墟上 ,仔细勘察 ,头顶是悬在空中随时可能砸下来的横梁,脚下是极易滑塌且十分尖锐的瓦砾和斜插着的水泥板 ,以及几具半截身体露在外面的学生尸体,当时,经过13日白天暴晒 ,夜晚雨水的侵蚀,部分尸体开始腐烂,整个中学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尸臭 ,蚊蝇成群 。没有防毒面具 ,只有口罩 ,那呛人的味道让人闻而生畏 ,没有消毒药水 ,也不能洒石灰消毒,以免呛到还有生命迹象的孩子 ,细菌病毒迅速繁殖 ,当时的处境相当危险 。李厂长配合专业搜救人员 ,熟练的指挥吊车 、挖掘机等设备到最准确的位置上,给预制板绑绳 ,给吊车挂钩 ,有时 ,穿钢丝绳时太投入 ,俯下身子和尸体头碰头,他也全然不顾 。突然 ,坠在空中的十几匹砖垮落了下来 ,正砸着旁边一组搜救队员的身体上 ,他们受伤倒在了瓦砾中 ,随即被迅速抬出了这最危险的营救现场。李厂长和队友抬头一看 ,他们头顶上,一块大预制板摇摇欲坠 ,只要有一点余震 ,随时可能砸下来,但他们没有退却,他们心里满是公司领导的嘱托、学生家长的希望 ,满是全力营救孩子的强烈念头,李传军含着泪水 ,发挥他几十年工作经验的优势,争分夺秒地营救受困学生。周围的救援人员和家长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他的行动感染着在场的所有人员 ,从凌晨8点到第二天10点,整整26个小时 ,李传军和他的团队挖 、掘 、搬、抬 ,干着最艰苦 、最危险的救援工作 。虽然身体难以承受这恶劣的环境 ,甚至喝点矿泉水簌簌口,都会呕吐 ;虽然饥饿难忍 ,体力不断下降 ,但全力营救生命的念头,仿佛为他们注入了一支强心针 ,李传军和他的队伍始终没有一刻停歇 。有专业搜救人员的科学指导 ,有李传军和他队伍的密切配合 ,解放军指战员、消防官兵的搜救工作进行得很顺利,挖掘出师生10余人 ,其中 ,1人生还。
“靠人不如靠己 ,救援必须全力以赴!”这是李传军所带领的这支队伍的队训 ,在救援过程中,他们以实际行动时刻践诺着这条队训 。根据指挥部安排 ,他带着自己的突击队辗转到尸体停放场地,负责尸体的清理、消毒 、照相 、包裹等最艰苦的善后处置工作 。整整六个昼夜,李厂长都没有合过眼 ,声音完全嘶哑、眼睛布满血丝 ,然而他却不断地挑战身心承受的极限,马不停蹄地继续战斗 。
……
当抗震救灾第一阶段救人的工作基本结束后,恢复生产的念头又萦绕在李厂长心头。他思量着,大地震整个公司损失惨重 ,自己所在的主机四分厂相对来说比较幸运 ,在职职工基本没有重伤和遇难 ,设备和厂房损毁也相对较轻。而生产就相当于公司的血脉 ,目前要恢复造血功能必须从四分厂做起。而且 ,一旦四分厂的机器声响起,对整个东汽,对整个汉旺来说 ,都意义非同寻常 :是死城中不屈生命的宣告,是死机中生机的显露 !
李传军就他的想法汇报给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部领导很支持他的想法 ,他千叮咛万嘱咐 ,一定要安全第一 ,一定要保证人员万无一失 !接受大任后 ,李传军心里激动又忐忑 :这么多人的生死安全 !而且当时的汉旺余震几乎没有断过。他所承受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是无论如何,他都要试一试。
他预先侦查好进入车间后哪里比较安全 、哪里可以停驻 ,接着 ,从分厂干部职工中挑选出了十几个聪明能干 、反应迅速者进行有序组织、分梯队进入厂房,对关键设备和成品 、在制品进行清点 。接下来,他们在公司机修分厂和公司其他部门以及北京第一机床厂等兄弟单位的支持下对机器和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 ,初步拟定了生产恢复计划和时间 。
6月6日 ,在地震发生的20多田后,在十里东汽的废墟上,在被称为“死城”的汉旺 ,隆隆的机器声响起:东汽主机四分厂恢复生产了!
多少人激动相告 !多少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李传军强抑心中的情绪 ,又组织人员对厂房进行加固、对道路进行平整 ,对其余设备进行调试……同时 ,怎样才能最好的保证员工安全一直是他心中最关注的问题。他苦思冥想 ,带领几个成员设计出了一种地震来时可以立即躲入的保护罩 ,安放在生产车床旁 。
……
经过一系列艰苦的努力 ,7月5日 ,东汽主机四分厂全面恢复生产,为饱受灾难和摧残的东汽造血功能的回复立下了汗马功劳。为2008年和2009年东汽生产经营的胜利立下了丰功伟绩。
……
“其实我觉得没什么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觉得应该做的,而且可以做的 。”面对我的采访,李传军没有半点骄矜 ,一如既往的平静他用朴实无华的行动,构筑了人生一道道华美的风景 !以他无私的宽阔胸怀和忘记自我的工作,展现了东汽一代名将伟岸的身姿和一个劳动模范令人无法忘却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