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 ,在人生就是搏电机重金工分厂“爱东电 、比贡献”超工时赛宣传栏上 ,列着一长串全分厂定额工人的姓名和劳动工时,完成工时越多 ,姓名上方的竖线就越长 。最长的那根竖线下常常写着,汪焕木 。
汪焕木曾连续四年被评为厂劳模 ,一年完成工时7947小时 ,列全厂同工种第一,月平均工时都在600小时以上……
有人计算过,按定额来算,汪焕木的工时超过定额两倍多。也有人形象地说,他一年干了三年的活 。
不干活就闷得慌
分厂的人看在眼里 ,每天刚一上班 ,汪焕木就忙开了 :或是磨钻头、吊工件 、提冷却液 ,或是开动钻床 、调整位置、不停浇液……个子不高 、身体削瘦的他,风风火火、步伐飞快,动作不停 。
汪焕木干活抢时间 、节奏快 ,可忙坏了与他配合的人 。一次 ,吊车师傅因为忙,一时没来得及给他吊工件,他等不住了,跑去与吊车师傅“吵”了起来。多次因这类事,他直接“告”到了分厂领导那里 ,大家真有点“虚”他了。
徐工段长说 ,汪焕木多年来很少请病事假。他翻开考勤记录本说,汪焕木今年前三月未请一天假,4月休的一天还是分厂“强迫”他休的,汪焕木平均每月累计加班十多天 ,几乎所有的星期天和节假日都在加班 。
今年有个星期天,同在一个分厂的汪焕木和他的妻于都要加班。汪焕木早上与妻子说定 :中午自己先回家做饭,妻子去买菜 。那几个月午休只有一个半小时 ,家家都很忙 。妻子买好菜回到家 ,汪焕木却人影不见。“又没回来!”川辣子性格的她又气又急 ,可又无可奈何,一边做饭 ,一边不时望一望窗外丈夫回家的那条路 。因加工销孔担心质量和进度的汪焕木终于回来了,可差不多又要下午上班了 。
之前干从化机组时 ,汪焕木和徒弟俩有一天白班连二班一直干到深夜过后 。等干完停下机床 ,他俩才发现厂房里加班的人就剩下他俩了 。走出厂房 ,才觉得又冷又饿,天也快亮了 。
汪焕木住院,在家休息,甚至在劳模体检时,悄悄溜进厂里干活的事 ,分厂领导、工段长、汪焕木妻子说来都慨叹 :拿他没办法 。汪焕木爱说:“当工人就要干活 。我不能比人家干得少。”
干活“不挑肥的捏”
有人说 ,汪焕木工时这么多,—定好挣。汪焕木的徒弟说 :光知道工时多,不知道我们是怎么干出来的 !
汪焕木操作的Z258钻床是一台五十年代出产的设备,老化严重。汪焕木干活 ,大多是在大工件上钻孔 、铰孔。钻孔 、铰孔的技术质量要求不低 :位置、深浅要准确无误,表面粗糙度要合符图纸要求。更不能干废 ,否则损失大了 。一些斜孔、深孔更难钻。既要合格产品又要进度快 ,工时多看来并不容易。
去年有一项任务是在漫湾机组合缝板上钻58个直径为90毫米、深为200毫米的孔 。钻工们明白这是件棘手的活。汪焕木硬是靠二十多年摸索出的一套磨钻头 ,进刀、润滑等加工方法 ,在三天内干完了这批活。
分厂交给汪焕木干的 ,也往往是—些急活、难活 、重活。别人认为汪焕木的钻床太陈旧 ,不能干精细的铰孔 ,而他却在这台曾被“宣判死刑”的旧钻床上实现铰孔 ,干出了优质产品 。有人统计过,钻床一般的废品率是百分之三左右 ,汪焕木几乎没有出过废品。
除了这台固定的旧钻床外 ,汪焕木和他的徒弟还有一台同样大的可移式万能钻床,这在全分厂没有第二例。开万能钻,就要“转战四方” ,从厂房这头到厂房那头,从大电机厂房到重跨厂房 ,哪里有需要 ,汪焕木就要干到哪里.到处“转战”,来来去去 ,费时费力 。而这时往往又需要爬到七八米高的工件上面去干 ,危险性大,不好站位 ,别人不愿干 ,汪焕木一听,拿着工具就去干 。
汪焕木常说:“这么干活习惯了 ,不干就不舒服。”
人们要说,汪焕木是一块基石 ,同许多优秀人物一道,托起了人生就是搏电机这座巨厦。